建筑学:
建筑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是教育部-欧特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2012年开始依托相近专业招收研究生。2021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建筑系有全职专任教师28人,其中:20人拥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或海外经历;一级注册建筑师或注册规划师12人。学科背景覆盖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学、生态学等;下设三个研究所,有四个相对稳定的年级教研组和五个教学模块,并形成多个自由灵活的学科竞赛导师团、本硕政产学研导师团。
我校建筑学专业在长期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践中,通过从日常感知、调研分析到空间生成的建筑学科核心来构建教学体系,包括:多姿多彩的常规基础型教学、激发兴趣的优势特色型教学、跨界开放的研究互动型教学、成果丰硕的设计实践型教学。依托省内多个教学科研基地,立足行业实践、本土思维及当下城乡问题,尤其是在乡村规划设计和空间更新活化、建筑遗产保护再生、建筑生态设计等方面具有鲜明优势,并取得骄人的成果。(1)本科生科研和学科竞赛:获中国科学院资助本科生科研项目1项,国家级奖项有“挑战杯”专项特等奖、三等奖,“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总决赛全能一等奖1项、多个单项奖,“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园冶杯国际竞赛大学生组总决赛一等奖、三等奖,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10个;省部级奖项数十项。(2)教师科研:主持(参与均未计)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11项,厅局级近20项;省领导批示3项;省政府内参4篇;专利8项;省部级获奖1项;制定行业标准3项。(3)社会服务:科技部专家库成员1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专家库成员1人;省级及以上专家库成员12人;国内外期刊审稿人8人;横向课题百余项。
我校建筑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团队优秀,教学方式新颖。毕业生升学就业供不应求,广受业界欢迎和好评。可从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生态规划设计、建筑节能等工作,也可从事建筑管理、房地产领域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风景园林:
建筑工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为浙江省首批设立,办学水平名列全省前列。有浙江省浙派园林文旅研究中心(隶属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是“绣球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木犀属品种国际登录中心的主要执行机构。专业师资和科研力量雄厚(80%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其中省151人才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另聘请校外导师20余人。近年来,获国家和省级项目立项十余项,出版专著十余部,获得包括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十余项。由本专业师生团队设计的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浙江园、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浙江园、2022年第十三届国际园林博览会杭州园,均获得组委会最高奖,社会影响力巨大。近年来,风景园林专业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方面硕果累累,形成专业特色,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师生团队获得多项各类重点奖项,在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中国“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华东地区乡村创意景观大赛、浙江省乡村振兴大赛、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竞赛等多个专业领域设计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各类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授权。
本专业以培养富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中高级风景园林人才为目标,掌握建筑学、艺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领域知识,具有工科特色。毕业生能在城建、园林、林业、房地产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及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旅游规划、工程建设、养护管理和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本专业设两个培养方向,突出了“分方向培养”与“重社会实践”的办学特色。(1)规划设计方向(培养风景园林设计师):了解园林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侧重于各层次、各类别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强化方案构思与规划设计能力。(2)建设管理方向(培养风景园林建造师):掌握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规范及技术要求,侧重于园林建设施工及养护管理,强化风景园林系统理论、实际操作和协调能力的结合。
土木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2011年开始招收留学生。2012年专业获建“浙江理工大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及“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6年,土木工程学科获得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资助。同年,“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开始招生。2017年,由我院牵头筹建的“浙江省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发改委认定。2019年5月,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9年12月,本专业入选“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同年,本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本专业现设有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和道桥工程等三个培养方向。
土木工程学科对接国家及浙江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发展需求,呈现“布局方向均衡全面、特色方向错位发展”的鲜明特点,在预制桩技术、城市固体废弃物处治技术,结构防护修复与功能提升技术以及道桥工程性能检测与评估技术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近五年,本系教师共主持了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省部级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承担了97项横向科研项目,累计纵向科研经费800多万元、横向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及浙江省建设科技奖多项。近五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多篇,被SSCI/SCI/EI收录9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经过土木工程师的综合训练,能够胜任建筑工程、地下工程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2020年通过工程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能从事建筑设备与建筑能源系统、绿色与低碳建筑领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设两个培养方向。(1)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方向: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空调工程、制冷技术、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就业去向主要是设计院、教育科研单位、建筑节能及绿色低碳建筑企业、设备安装公司、工程监理公司、空调制冷设备生产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2)城市燃气工程方向:主要学习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工程施工、燃气测试技术、燃气供应工程、供热工程、工程测量、空气调节、制冷技术、建筑给排水等专业知识。就业去向主要是设计院、教育科研单位、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燃气设备生产企业、设备安装公司、工程监理公司等。
工程管理: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已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工程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经过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以及其它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土木工程以及其它工程领域提供项目管理、造价管理等服务。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经济法、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基础、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会计学、工程财务管理、土木工程施工、BIM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工程建设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估价等专业知识。毕业生就业去向为政府建设管理规划部门、科研单位、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咨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建设单位、教育部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