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贸易类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3个专业;第2学期进行专业分流(第3学期开始按照专业方向学习)。
经济学:
本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知识面宽具有跨学科视野,初步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进一步学术深造的潜质和基础,熟悉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全过程的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学生能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管理和研究工作,特别适合继续深造。本专业将系统性学习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和经济史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家“双一流”本科专业。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创业、创富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具备扎实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功底,系统掌握现代国际经济、贸易、商务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在国际经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及相关领域里就业或深造的能力;掌握一定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能适应多元的公司文化,具备良好的团队协调与领导能力;具有娴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成为能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涉外部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管理、开发、研究等工作的“会通中外、创新创业”的新经贸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英语函电*、国际商法*、国际结算、会计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世界经济。
金融学:
本专业为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本校有金融学学术型硕士点和金融专业型硕士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金融业务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浙江经济发展需要,能胜任银行、证券、期货、信托、保险、租赁、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理财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 ,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本专业突出微观化、数理化、复合型 、创新型的特色,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拥有金融机构从业技能、财富管理、金融大数据分析能力,将本专业建设成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学,金融计量学,量化投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等。毕业生可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或在各类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从事相关工作。
工商管理类包括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3个专业;第2学期进行专业分流(第3学期开始按照专业方向学习)。
会计学:
本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会计专业硕士点(MPACC)和工商管理(会计学)硕士点,并新设智能财务(会计学)方向班。为提升毕业生在国内外大型企业中的就业竞争力,2018年本专业课程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认证,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及全球化的交流平台。2019年起开办成建制会计学专业(国际实验班),真正实现专业课程国际化。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会计、财务、审计和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所、金融证券机构的会计、财务、审计、咨询等工作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通过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系统掌握会计、财务、审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技能,并熟练运用财务会计软件系统及数字化平台;熟悉我国会计、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国际会计惯例;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和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智能会计概论、智能财务共享、智能审计学、财务大数据分析、智能财务分析可视化等。理论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经过实践锻炼,可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以及金融机构等行业单位的会计主管、审计项目经理、财务总监(经理)、总会计师等。
工商管理:
本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是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以培养富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为目标,设有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房地产经营四个方向。本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教学平台和企业实训基地,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以理论系统、基础扎实、综合管理能力强见长。除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理论、熟悉基本的企业管理方式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技能和技巧。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与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等。毕业生可到各类企业从事与管理相关的工作,也可到政府机关、学校、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本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重点专业,有相应的硕士点。拥有强有力的校友支持平台——“浙理HR联盟”,广泛的校企合作平台——浙理HR职业共同体,全方位的文化赋能平台——浙理HR公众号;依托于“浙理HR校友会”,定期举办“春季游学”活动、 “秋季情怀”活动、浙理HR精英研习营活动,实现毕业生和在校生的无缝对接;通过丰富多彩的线下交流和“云分享”,为在校生提供大量的学习、实习和就业机会;建立“浙理人力论坛”,打通在校研究生对本科生的引领路径;利用“创新小组”、“科研兴趣小组”、“实验兴趣小组”对本科生实行分层培养;并以“双向赋能、三位一体、四维育人”的专业文化,全面驱动“知行融合”的高层次HR专业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学习能力突出、心理积极健康并能迅速适应企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经济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六大传统模块和三支柱最新实践的操作能力和技巧。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管理、领导科学、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数据分析等。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门和相关工作,也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专业。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浙江理工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于2021年设置招生的新专业。本专业秉承“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的培养理念,旨在培养掌握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熟悉现代数据治理、商务智能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管理科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专业知识,具有系统思维、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对商务数据开展智能定量化分析的“懂数据、精业务、善管理” “创新创意创业”复合型卓越人才。
本专业主要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办学,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强,专任教师近30人,其中省级人才6人,专业多数老师具有海外和产业合作经历;教学平台和资源丰富,有博士点和硕士点为支撑,有国家级虚拟经营仿真实训平台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精,实行小班化教学和全员导师制,以“综合实践、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为三轮驱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管理运筹学、应用统计学、大数据计量经济分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据产品设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商务数据可视化、量化金融方法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出路广、起点高,可到国内外高校院所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工商管理、经济金融等学科专业深造,或到企事业单位、IT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技术性工作或从事大数据相关的商务分析、管理咨询、企业数据官等商务管理类工作,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商业运营等领域自主创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专业现为国家级双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本校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型)”两个硕士点。本专业采用“严、精、实”教学模式,培养兼具经济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卓越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信息系统开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学科知识,受到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以及商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具备突出的IT应用实战能力。主要课程有: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前端技术、软件开发工具、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移动开发技术、商务分析导论、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Python、R等)、Web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管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IT行业和政府部门从事信息化实施与咨询、互联网开发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IT产品技术支持与经营、企业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商务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文授课班):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文授课班)项目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凸显学科优势与特色,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完备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商务实践技能,能独立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国际化拔尖创新型人才。项目所有课程均采取全英文授课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商贸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投资、国际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技能,具备商务洽谈、外贸函电、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从事国际商务的能力,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函电、国际结算、国际商法、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会计学、统计学、国际商务、国际经济学等。毕业生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比如跨国公司、外贸企业、银行、电商企业、证券公司等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经营等国际经贸活动;也可在政府机关比如海关、商务、税务等相关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英文授课班):
本专业是在我校原有中文工商管理专业基础上增设的全英文授课专业,是为适应企业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管理需要而设立的。本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采取全英文授课的形式,让学生不需走出国门即可在全英文环境中获取管理知识、提升管理能力和锻炼英语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可以掌握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视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强,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要求。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宏(微)观经济学、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与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商务谈判、创业管理等。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从事国际化经营、管理工作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也可自主创业或从事创业相关工作。